故事一
有個員外,家里僅有一個女兒,名字叫小玲,員外還雇了一個壯實的男子料理家務,叫小伏,這個人很勤快,員外的女兒暗暗喜歡上他了,不了員外知道后,非常不高興,認為貧富差距太大了,不能聯姻。便準備把小伏趕走,還把自己的女兒關起來,并托媒許配給一個富家子弟。
小伏和小玲得知此事后,兩人便一起從家里逃出來,住進一個小村莊。后來小玲得了風濕病,常臥病不起,小伏日夜照顧她,二人患難相依。
有一天,小伏進山為小玲采藥,忽見前面有只野兔,他用箭一射,射中兔子后腿,兔子帶傷跑了,小伏緊追不舍,追到一片被砍伐的森林處,兔子忽然不見了。他四處尋找,發現在一棵松樹旁,一個球形的東西正插著那支箭。于是小伏拔起箭,發現棕黑色球體表面裂口處,白似番薯。他把這個東西挖回了家,做熟了給小玲吃。第二天,小玲覺得自己身體舒服多了,小伏非常高興,經常挖這個東西給小玲吃,小玲的風濕病也逐漸痊愈了。
由于這種藥材是小玲和小伏發現的,人們就給它稱為“茯苓”。
故事二
以前有個富戶,家里有一個女兒,后來雇了一個做活的,這個人很勤快,富戶的女兒看上了他,富戶嫌窮,就把他攆走了。他走了以后富戶把女兒關了起來,不讓他們見面。過了半年的光景,這女兒得了麻風病,家里人怕傳染,就把她送到山里面去了。做活的知道了,就跟著住在山里,買東西做飯伺候她。姑娘渾身都不像樣子,他也不嫌。后來他也傳染上了。
這年冬天他們正在外面曬太陽,忽然看見有兩只兔子拔蘑菇。男的就下去,想逮住這兩只兔子拿來吃,可一到山下兔子就沒了,天天如此。最后,他想了個法終于把兔子逮住了。他們扒了兔皮燉了一大鍋,連肉帶湯全吃了。吃了之后他們出了一身汗,全身的癩皮都脫了下去,他倆的病一下子就好了。
后來他們找了個名醫來看到底吃了什么東西,結果說是吃了萬年的茯苓。
茯苓又稱玉靈、茯靈、萬靈桂、茯菟。 是擬層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,常寄生在松樹根上,形如甘薯,球狀,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,內部粉色或白色,精制后稱為白茯苓或者云苓。茯苓與土茯苓名稱相似,因此易混。土茯苓是菝葜科植物光葉菝葜的根,外皮黃棕色或灰褐色,與茯苓完全無關。
【性味歸經】性味甘淡平,入心、肺、脾經。
【功效】
滲濕利水,健脾和胃,寧心安神,敗毒抗癌。藥性平和,利濕而不傷正氣。適量服食可作為春夏潮濕季節的調養佳品
可治小便不利、水腫脹滿、痰飲咳逆、嘔逆、惡阻、泄瀉、遺精、淋濁、驚悸、健忘等癥。
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強免疫力、抗腫瘤以及鎮靜、降血糖等的作用。
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,抑制胃酸分泌,防止肝細胞壞死,抗菌等功效。
【禁忌】腎虛多尿、虛寒滑精、氣虛下陷、津傷口干者慎服。忌米醋。
【用量】每次10克左右。